导 言
主观臆断是做科研工作的一大阻力,不客观,那还做什么科研,和街头八卦无异了。如何能zui大程度地减少各种因素的影响,保持冷静、理智、客观?总结起来,以下几个情境比较常见。
一、冷静对待反馈
当你在组会上做了Presentation、在学术会议上做了报告或把文章初稿投到心仪的杂志的时候,你总会收到来自听众或审稿人的各种批评,而且还不是所有批评都有建设性意义!有时候你对那些无厘头的批评火冒三丈,还不敢怼回去,简直要憋出内伤。
但其实,很多时候批评意见都是很有价值的,犹其是当那些批评来自本领域中比你学识渊博得多的专家时,更要耐心考虑。做科研本来就要求有高度的怀疑精神,需要收集大量的证据。有人批评,那正说明你的数据还没能说服别人。除了专家意见,你也可以自己多想想,怎样设计补充实验来填上数据或逻辑当中的漏洞。
二、收听别人的观点
当你沉溺于一个课题不能自拔的时候,通常很难跳出来从局外的人眼光来审视它。所以多听听别人的观点,说不定会有新的思路出现。你的小伙伴通常会拥有跟你不一样的视角,你的老板也会提供一些建议,强调出创新性的ideas、方法或zui关键的实验。
他们的观点跟你不一样,不代表你的就是错的,同样也要注意是否有片面之处,或从其他角度理解,再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从整体评价,考虑采纳与否,毕竟课题是你自己的。所谓偏听则暗,兼听则明,多掌握一些信息总是好的。
三、不要轻易排除任何可能
在读文献、作综述、提出假设时,不要仅以某篇文章的结果为理由做出判断,排除任何可能的理论或事实基础。发表出来的不一定是正确的,在你自己的实验室里尝试重复那个结果再下结论,将会更有价值。
许多生物效应会特异地出现于某种细胞系或细胞类型、蛋白质或其他人体标本,到你手里可能会做出不同的结果。因此,如果没有强证据则不要轻易排除任何可能性。
四、不必苛求“”P值
每个人都希望能在统计功效0.8的情况下得到P<0.05的结果,因为*都约定俗成地认为这才是有意义的。然而大可不必对此耿耿于怀。0.05的门槛,也就仅仅是个门槛,给你的讨论多一点支持力量。0.06这样的结果也不必感到痛心疾首,犹其是当结果跟其他数据有契合点,能支持整体的故事框架时。
相反,如果确实得到了很高的P值,比如0.2,那么*要考虑是否有足够大的样本量来赋予它足够大的功效。如果确实功效足够大,那只好接受现实了,你的各组之间就是没有差异。再来根据结果调整你的假设。
五、目的不是验证假设
做科研的目的不是验证假设,而是探求真理!这点非常重要,不管是做实验还是分析数据时都要铭记在心,一定要保持思维开放。有时候我们的数据并不支持假设,所以得反复思量,再继续前行。
不符合假设的数据并不意味着失败、无用,它们也可以在报告或文章中上镜,作为补充信息扮演个配角。比如你猜想某反应A有酶B的参与,但zui后数据说明酶B并没有参与反应A,那么如果你能找到酶C并且有数据证明酶C的作用更强,那么酶B的数据也许能为酶C的特异性增加一点支持。
六、你的假设只是假设
读那些老司机的文章,你会以为他们做科研很简单很顺利,从假设到验证到结果讨论,行云流水一气呵成。然而你又被忽悠了,写文章都只是对整个课题或其中某一阶段的过程的回顾,所以当然可以假装你的假设一直是正确的,实际情况则99.99%并非如此。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根据数据调整一下假设,这也是科研的常态。但万万不能根据假设调整数据!那是本末倒置,是立场先行,是学术不端,是zuo。
带着求真和探索的心,Science前路即使孤独坎坷,仍旧艳阳高照,鸟语花香。
当然,没东风诸葛亮也无法火烧赤壁,选择简便的实验仪器和工具,才能更好的进行课题研究。【BIO-DL】宝予德科学仪器致力于助力科学研究,已有的液体处理产品线,可调移液器(Genex、Colour移液器),整支消毒移液器(Genex Plus移液器),移液管辅助器(e-HC电动大容量移液器),连续分液器(Stepper)。分子生物学实验解决方案,梯度PCR仪、样品前处理系统(Easy Extract研磨仪)、恒温金属浴、超微量分光光度计(Micro Drop)。
摘选:解螺旋•医生科研助手
Reference:Be More Objective in Your Approach to Science